在冯德莱恩面前,特朗普主动提起中美协议,显然他更关心的是结果。 虽然特朗普终于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会面,并就美欧经贸关系达成初步协议框架,但他的关注点似乎早已转向另一边——即将在瑞典举行的第三轮中美经贸谈判。他的真正关切,是能否尽快得知谈判结果。 就在冯德莱恩在场的情况下,特朗普还公开对媒体表示,美国已“非常接近”与中国达成协议。 由此可见,特朗普对这轮中美磋商抱有相当积极的预期。毕竟,这直接影响到他是否能在未来三到四个月内顺利实现访华行程。 目前来看,关于中美谈判,各方持续释放正面信号。即便双方无法在预定的三个月期限内完成协议,特朗普也愿意多等三个月——现在绝不是他意气用事、再度挑起关税战的时候。因为再打一场关税战,不仅是特朗普政府的难以承受之重,也是整个美国经济难以负担的风险。 至于美欧之间的谈判,特朗普压根没有太当回事。他早前曾直言,中国已习惯看到美方作出让步,而欧盟则长期扮演让步的一方——无论在安全还是经贸领域,美国总是更强势的一方。真正能与美方平起平坐、在谈判桌上掰手腕的,恐怕也只有中国。 最终,欧盟方面并未兑现此前拟定的反制措施,反而在与美国达成的协议中作出了诸多让步。尽管一些条款表述模糊,但从整体框架看,欧方的退让无可争议,却并未换来对关税的实质性宽免。 冯德莱恩虽然在特朗普面前表现得十分迎合,但接下来她还需要说服27个欧盟成员国接受这项协议框架,这恐怕才是真正的考验。 相比之下,中美谈判已经进入具体细节敲定阶段,而美欧协议还在“开篇”。这也再次印证了一个现实:在与美国打交道时,一味妥协,只会失去真正有利的时机。